時間過得飛快,不知不覺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(jié)。正所謂“十里不同風,八里不同俗”,快來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司馬遷故里——我的家鄉(xiāng)韓城,和我一同體驗不一樣的人文風俗吧!
先看看門上插的,家家戶戶都要在大門上插數(shù)枝艾草,立馬讓你沉浸在艾草的香味中,帶你進入到濃濃的節(jié)日氛圍。
再看看吃的喝的。端午節(jié)的早飯,那熱氣騰騰、香飄四溢的甑糕是必不可少的。糯米的軟糯、紅棗的香甜,蕓豆和葡萄干的點綴,不要一不小心“口水垂涎三千尺”啦!雄黃酒也是一定要喝的,解毒殺蟲、燥濕祛痰。兒童不讓飲酒,但在鼻孔、耳孔等處涂抹少許雄黃酒,以防毒蟲和病菌侵入。
身上戴的可是重頭戲。大人小孩、男女老少都要佩戴香包,而且都很有說頭。老年人佩戴的樣式大多如銀子罐,取“家有一老,如有一寶”之意;青年男女佩戴的形似紅心,俗稱“雞心”,因“雞”“記”諧音,故寓意青年人讀書要有好記性,做事要專心致志;小孩佩戴的多為十二生肖的動物香包,寓意生龍活虎、多才多藝,百變小精靈。每個兒童還要系一個繡著蛤蟆、蜈蚣、蝎子、蜘蛛、蛇等五種有毒動物圖案的紅色裹肚,俗稱“五毒裹肚子”,取“以毒攻毒、驅邪免災”之意。在佩戴香包、裹肚的同時,不滿十二歲的小孩還要在手腕、腳腕綁上五色線,脖子上還要戴紅布縫制的“長命抻”。
按照韓城鄉(xiāng)俗,兒童一般在十二歲前體魄相對虛弱,易遭各種不測和傷害,只要佩戴“長命抻”,便可避邪。到了十二歲,兒童的魂就全了,這孩子十二歲生日當天,就給孩子“下抻”慶賀。“下抻”之后,就意味著兒童期已過,正式進入青春期,以后再過端午節(jié),除了像大人一樣佩戴香包,其它的飾物就不再戴了。
嬰兒的手腕、腳腕要系五顏六色的綢緞縫制的“餛飩”。“餛飩”實際上是個小布圈圈,大小如玉米粒,固定在五色線上,每六個為一只,左右手各系一只,寓意一年十二個月都安然無恙。精美的布質手鐲,小孩們個個愛不釋手。但是端午節(jié)過后,如果遇上打雷的天氣,大人會立即將兒童手腳上的五色線及“餛飩”剪下來,然后將這花繩和香包掛到石榴樹上,相傳這樣做可以祛病除邪。小時候常問大人為什么要把花繩和香包掛在石榴樹上?大人告訴我們石榴諧音“石留”,石頭堅硬,可長期保留,將兒童的佩戴物置于石榴樹上,寓意是將孩子的靈魂交給多子多福的石榴樹,盼其在石榴樹的護佑下,健壯成長、長命百歲。
再看看“送端午”,這也是家鄉(xiāng)端午的風俗之一。就是娘家主要女成員及主要女性親戚在端午節(jié)的前幾天,挑一個好日子給出嫁不滿一年的女兒“送端午”,主要送粽子、串串子、竹門簾和竹涼席。“粽子”諧音“增子”,希望女兒早生貴子;送“串串子”,寓意更為美好。“串串子”是先用竹蔑編個六角形的龍骨,然后在六角形龍骨上掛十二條一尺二寸的五色線(據(jù)說農歷閏月之年為十三條,長為一尺三寸),每條五色線上用寸長麥桿間隔,綴以各色花瓣形綢緞布。特別有意思的是在一個六角形器物中心,還要掛一個精心縫制的小布娃娃,這實際上是整個“串串子”的核心內容。“串串子”送到女兒家后,女兒家的婆婆會將“串串子”上的五色線及掛件分送給左鄰右舍,來共同迎接端午節(jié),而這個小布娃娃卻必須掛在兒媳居室的床頭上,將早生貴子的希望寄予于溫馨之處;送竹門簾、竹涼席是因為端午過后就進入了夏天,娘家人怕女兒在婆家不耐熱,提前給寶貝女兒送去涼爽和無窮的愛意。
艾草插起來,甑糕端上來,美酒舉起來,香包戴起來,端午送起來,快來在這一舉一動、舉手投足中細品韓城傳統(tǒng)的端午魅力文化,過一個別具一格的端午節(jié)!
|
陜公網(wǎng)安備 61058102000140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