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布谷、布谷……”每天清晨,當那清脆圓潤的鳥叫聲在靜悄悄的小區(qū)響起,我不由得放慢了上班的腳步,那是多么親切又熟悉的聲音。記憶的閥門忽然打開,家鄉(xiāng)早年間收麥子的場景和已經(jīng)遠去的歡聲笑語在腦海中浮現(xiàn)。
這婉轉(zhuǎn)的聲音伴隨著我的整個童年,如一首動人的歌謠在耳邊回蕩,它從故鄉(xiāng)那悠遠的山谷傳來,由遠而近,由近及遠,飄蕩在金黃麥浪的上空。
每當聽到布谷鳥叫的時候,農(nóng)家人就開始為一年一度的收割大戰(zhàn)做準備了。鐮刀、掃帚、木锨、簸箕……一堆“法寶”從家里布滿灰塵的角落里捯飭出來,再進行一番修理便可以派上用場了。說到鐮刀,印象中大伯的磨刀技術堪稱一流,在晌午人們都休息的時候,他便開始勞作。一塊磨石、一碗清水、一條舊麻袋鋪在老院中那塊石板上,準備工作便就緒了。只見他一手緊按鐮刀,一手掌著鐮刀的托手,刀刃在光滑的磨石上來回摩擦,“霍霍”的響聲飄蕩在狹小的院落里。我蹲在一旁聚精會神地觀看,他時而灑點清水,時而用拇指在刀口試一試,不一會兒一把銹跡斑斑的鐮刀刃便閃耀著鋒利的光芒。
隨即“金黃鋪滿地,老少皆彎腰”的搶收戰(zhàn)在小山村便拉開了序幕。早上天不亮的時候大人們便下地割麥;爺爺奶奶負責做好三餐等后勤保障;小孩子的任務就是搞運輸了,一手提著飯籃子,一手提著茶壺,晃晃悠悠地行走在鄉(xiāng)間小路上,火辣辣的太陽迫使人想找個陰涼的核桃樹小憩一會,然而擔心家長們會餓肚子的我們卻不敢耽擱時間。等趕到自家麥田的時候,幾畝割好的麥子已經(jīng)被父母整整齊齊地平鋪在地面,一眼也望不到盡頭。此時,田間地頭都是人們忙碌的身影,他們戴著草帽揮汗如雨,拉牛車的三叔時不時唱段大秦腔,一幅充滿豐收喜悅的務農(nóng)圖盡情地展現(xiàn)在我的眼前。
在麥場上那種團結協(xié)作的情景更是令我記憶深刻。幾頭牛戴著籠頭各自拉著笨重的石碾子,后面托著一個壓著石塊的磨條,在麥場上邁著八字步一圈又一圈地轉(zhuǎn)悠。趕牛的二叔鞭子甩得啪啪作響,他們說著、笑著、忙碌著,一折騰就是幾個小時。接下來堆麥秸垛的過程便是大伯的拿手好戲了,他站在垛子中央位置下用鐵叉一次次地往上丟麥秸,每一次丟的弧度都呈現(xiàn)出一個漂亮的拋物線,在歡聲笑語中不偏不倚地落成了堆。小孩子最喜歡的工作便是推叉車了,叉車是由兩個木頭車輪加上五根并排的木桿組成的,我們兄弟幾個緊握后邊把手,一陣狂奔從垛子下邊插入,麥秸垛子在“咯吱咯吱”的響聲中被我們送到了目的地。一趟又一趟,累得我們滿頭大汗,整個麥場上麥殼夾雜著灰土到處飛揚,卻絲毫沒有影響到我們的歡樂。抓幾顆麥粒丟在嘴里,那股醇香的味道讓大家瞬間體會到豐收的喜悅。漸漸地,一個高大的麥秸垛在麥場上基本成形,大伯滿心歡喜地欣賞著這個“戰(zhàn)利品”,時不時地還要再進行一番修理直到自己滿意為止。
“布谷、布谷……”又迎來一個豐收的季節(jié),可是那些年金黃的麥田已被花椒樹、核桃樹占領,勤勞和藹的大伯早已安息在他曾經(jīng)辛勤勞作過的那塊麥田里,守護著這塊深情的土地,守護著他生活了一輩子的家。
()
|
陜公網(wǎng)安備 61058102000140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