余本布衣,祖上世代為農(nóng)。留世之物幾畝薄田,另付一紙家言:“積善之家,必有余慶”。
曾祖幼時,兄弟三人,故居豫魯之地,食不果腹,衣不遮體,常以植草皮根以充饑。恰逢時節(jié)動蕩,親人消散與戰(zhàn)火之中。曾祖即隨眾人至關(guān)中之地。途中少食無糧,骨瘦如柴,終日游蕩于他鄉(xiāng)村陌,幾度昏厥,幸得善人相助,保全性命于亂世。善人雖無五車學富,萬貫金錢。然,樂善好施,常助人以危難之際,德高望重。其有一女,無子。視曾祖父為己岀,教書識字,言傳身教,育人懷善心,施善行。幾畝薄田所產(chǎn)之物常接濟于流離失所之人,不計得失。善人此生與人為善,曾祖父承養(yǎng)父之愿,樂善好施,助人為樂,其徳與善人無異,諸多之事為人茶余飯后之佳話。
一日,其送糧歸途,遇橋而過,聞樹木倒塌,身后小橋轟然坍塌,然曾祖安然無恙。此后,其因善得福之事世人皆知,家中大小之事亦通順無艱難之遇。勞煩之人亦趨之多,其無一推脫,盡力而為。曾祖父以為,每遇困境化險為夷與所行善舉息息相關(guān),從善人至此家道中興,諸事如意。遂堅定曾祖父好樂善施之意,且留“積善之家,必有余慶”之家訓留與后世。
善,德之建也,斷惡修善人之本也。承祖上家言以為之,與人為善,積善成德。(能源檢計量中心 程興)
()
|
陜公網(wǎng)安備 61058102000140號